數字旗下網站總會員數 1500萬人
2015年10月15日
回上層2015年3月中共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,大陸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「互聯網+」行動計畫。10月8日上海市交通委在「共享經濟下的約租車(專車)模式上海創新和探索」論壇,頒出第一張《網絡約租車平台經營資格許可》。大陸兩家最著名網路租車競爭對手:滴滴打車、快的合併而成的「滴滴快的」公司獲得殊榮,滴滴快的成為大陸第一個正式持牌運營的專車平台。從李克強的報告到劍及履及實現互聯網+的創新,速度之快令全球網路新創業者羨慕不已。
為何中國如此積極地擁抱創新服務,其背後真正的宏旨,乃在於中國想方設法欲挑戰美國的全球科技霸主地位。
在全球數位匯流之戰中,以蘋果公司為首的硬體經濟自2007年來已經享盡了豐富之果實,即便是新崛起的霸權──中國,僅能推出利潤遠不及iPhone之小米手機搶食硬體大餅,但中國十分清楚,2016年將是全球硬體成長遲緩的開始,數位經濟很快就要轉變到以服務及創新內容為主的重心,開啟另一波戰爭,因此互聯網+的概念被特別重視。
其實,中美之間的科技實力差距並不小,以日前落幕的歐習會為例。9月22日下午習近平首站拜訪西雅圖,拉開他上任後首次赴美的國是訪問序幕。根據《商業周刊》的報導,9月23日的中美企業圓桌會議的30家公司,光一家蘋果公司就抵12家中國代表上市公司之市值(工商銀行除外)、中國BAT三巨頭的市值總和不到蘋果、微軟、亞馬遜3家合計的3成。但中國非常清楚,要在下一個數位經濟時代成為全球科技新霸主。
中國市場實體服務、零售業等,過去曾因特殊的歷史發展而異常壓抑,改革開放後跳蛙直追。將互聯網視為戰略領域後不到一個世代,已逐漸大放異采。
要在數位經濟時代成為新霸主,以速度換取優勢是必然之路。綜觀大陸數位經濟的發展,戰略目標清晰、方向確切、手法靈活,政府以強大的資源做產業的靠山,因而帶動阿里巴巴、騰訊等網路企業的蓬勃發展。
反觀台灣,政府既無戰略規畫與目標,更無方向,對新創產業往往站在保護既有產業利益角度,多方圍堵。尤其在推行數位經濟過程中,政策保守封閉,等到產業發展受阻,企業大聲疾呼政策開放後,才尋求解決方案,政府始終跑在產業後面。長年做為全球科技製造大國,數位匯流應用概念及產業發展卻異常遲緩,讓相關產業擔心不已。
我們可將電視視為客廳中的互聯網+相關領域,以數位匯流而言,網路與電視的匯流早已是下一波全球數位經濟大戰的重心,在台灣一部類比時代的廣電三法從提出要修法至今已經13年,居然還躺在立院延宕,而一個與早就存在於全球的數位匯流生活、5000億元營收的電信及廣電產業相關的數位匯流法案,至今卻仍無法隨科技進步及產業發展而出現。
第三方支付,是另一個政策跟不上產業商業實際需求的例子,儘管今年5月才剛通過第三方支付專法修正案,可以代收代付所消費的金額款項,允許民眾可以透過更多的支付管道在網路或行動裝置進行消費,可是在立法上卻限制了轉帳和儲值金額,使得民眾在網路或行動消費額度上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。
再就共享經濟來看,美國共享經濟在某些重要領域,已發展到以品質高度競爭的階段,上述中國已發出第一張資格許可證書,在台灣,以Uber為例,由於政府一直遲遲無法解決現有租車服務的法規爭議,不加快修法增列新型載客模式,導致無法正面對待新科技,僅能被動針對Uber的違法營業開罰,導致Uber叫車服務,始終無法在台灣順利上路,用車人只能繼續過著20世紀的生活,到街頭日曬雨淋攔車,計程車也只能繼續空耗燃料隨機攬客,增加街道空汙物。
政府於7月在ide@Taiwan2020政策白皮書中,宣示未來5年將從電子化政府轉型數位政府,並將發展「網路經濟」視為是邁向數位政府服務的重要目標。我們還是要提醒,儘管我們可以托詞,大陸政府的效率來自國家的集權,但兩岸間的競爭,如果人民變窮了、國家衰敗了,那麼,誰還會繼續支持民主,這是經濟逐漸落後的台灣,必須痛定思痛的反省。(旺報)
校正編輯:劉浩廷
本文轉載:中時電子報
轉載網址: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51015000988-260310